刘金海
  • 学术经历
  • 科研项目
  • 研究成果
  • 社会兼职

学术经历

2000年—至今,华中师范大学(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、政治学研究院及中国农村研究院)任教
1997年—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硕士、博士研究生,法学硕士、博士
1993年—1997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本科,法学学士
2000年—至今,华中师范大学(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、政治学研究院及中国农村研究院)任教

科研项目

1.负责教育部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大项目“国家理论的重新审视”(2023)
2.负责国家社科重大项目“20世纪中国农村调查不同流派的资料整理与研究”(2017)
3.负责国家社科重点项目“现阶段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”(2012)
4.主持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“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政策话语与关键词研究”(2009)
5.主持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“新世纪初中国惠农政策对贫困人口的影响研究”(2009)
6.负责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“社会化小农:历史背景、演进逻辑及张力限度”(2008)
7.负责湖北省社科研究项目“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分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”(2007)
8.参与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“生产、生活和交往社会化与公共制度构建”(2006)
9.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“我国农村与农民问题”子项目“农民就业与增收”(2003)
10.负责教育部十五规划青年项目“乡村股份制改革与政治社会发展”(2001)

研究成果

一、代表性著作
1.《理解中国农村:关键词的视角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
2.《社会化小农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
3.《山村经济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
4.《产权与政治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

二、代表性论文
(一)政治学理论研究
1.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特性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3年8月8日第A03版
2.现代国家理论研究的新范式:“建构”“建设”迈入“治理”,《南国学术》2023年第1期
3.中国政治学实证研究的反思与探索,《政治学研究》2022年第4期
4.国家成长的要素、机制与格局——基于政治生态学角度的国家成长理论,《学术月刊》2020年第9期
5.制度现代化的基本问题,《探索与争鸣》2016年第9期。
(二)乡村“政”“治”研究
1.从“双轨”到“三治”: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之变,《党政研究》2023年第3期
2.授权式治理:中国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,《南国学术》2021年第2期
3.村民自治实践创新30年:有效治理的视角,《政治学研究》2018年第6期
4.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,《中国农村观察》2016年第6期
5.家族、地缘与城中村的选举,《管理世界》2006年第6期
(三)中国农民研究
1.“一体两面”:对中国农村政治行为的整体性理解,《中国农村观察》2022年第3期
2.传统中国农民的观念取向:双重性及统一(第一作者),《学习与探索》2019年第3期
3.纵横关系坐标:农民行为模式的本原性建构,《南国学术》2019年第1期
4.农民行为研究:“关系—行为”范式的探讨与发展,《中国农村观察》2018年第5期
5.“社会化小农”:含义、特征及发展趋势,《学术月刊》2013年第8期
(四)中国农村史研究
1.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道路探索——基于发展观三种理念的分析,《中国农村经济》2023年第6期
2.工作队:当代中国农村工作的特殊组织及形式,《中共党史研究》2012年第12期
3.农民的“集体劳动”:缘由、表现及形式,《中共党史研究》2010年第2期
4.互助:中国农民合作的历史与类型,《社会主义研究》2009年第4期
5.从农村合作化运动看国家构造中的集体与集体产权,《当代中国史研究》2003年6期

社会兼职

1.政协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(2020)
2.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(2019)
3.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(2017)
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,无任何商业目的.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,本站将立即改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