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学术经历
- 科研项目
- 研究成果
- 社会兼职
学术经历
2019年-至今: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(中国农村研究院)
2015年-2019年:任教于重庆大学
2010年-2015年:任教于南昌航空大学
2007年-2010年: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、博士
2004年-2007年: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、硕士
2000年-2004年: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系本科、学士
2015年-2019年:任教于重庆大学
2010年-2015年:任教于南昌航空大学
2007年-2010年: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、博士
2004年-2007年: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、硕士
2000年-2004年: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系本科、学士
科研项目
1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县乡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架构与运行机制研究”,子课题负责人,2023年;
2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研究”,子课题负责人,2020年;
3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元化乡村治理问题研究”,首席专家,2019年;
4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基层干部避责行为治理的制度化研究”,主持,2019年;
5.国家信访局重大招标项目“法治化视野下基层信访工作中行政调解制度创新研究”,首席专家,2017年;
6.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“基于政治秩序构建的信访制度实践困境及改革对策研究”,2017年。
7.国家信访局信访理论研究年度项目“互联网+时代创新农村基层信访工作模式研究”,2016年;
8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新时期完善我国信访制度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研究”,主持,2013年;
9.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和谐社会背景下健全农村信访治理机制研究”,2010年;
2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研究”,子课题负责人,2020年;
3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元化乡村治理问题研究”,首席专家,2019年;
4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基层干部避责行为治理的制度化研究”,主持,2019年;
5.国家信访局重大招标项目“法治化视野下基层信访工作中行政调解制度创新研究”,首席专家,2017年;
6.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“基于政治秩序构建的信访制度实践困境及改革对策研究”,2017年。
7.国家信访局信访理论研究年度项目“互联网+时代创新农村基层信访工作模式研究”,2016年;
8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新时期完善我国信访制度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研究”,主持,2013年;
9.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和谐社会背景下健全农村信访治理机制研究”,2010年;
研究成果
一、主要著作
1.田先红著:《韧性:县乡政府如何运行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24年版;
2.田先红著:《信访观察与思考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,2022年版。
3.田先红著:《国家性、地方性与基层治理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1年版;
4.田先红著:《人民政治:基层信访治理的演绎与阐释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7年版;
5.田先红主编:《华中村治研究2017年第1期——信访研究:国家治理的视角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年版;
6.田先红著:《治理基层中国: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(1995-2009)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2年版;
二、学术论文
(一)信访政治研究
1.社会治理剩余的行政吸纳——以珠三角地区流浪人员上访为讨论中心,载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政治科学研究》(2020年卷上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版,独著。
2.地利分配秩序中的农民维权及政府回应研究——以珠三角地区征地农民上访为例,《政治学研究》(CSSCI)2020年第2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,独著;
3.国家与社会生活:农民上访的一种理论解释,《中国农村观察》(CSSCI)2019年第4期,独著;
4.群众工作部改革:缘起、效度及限度,《求索》(CSSCI)2017年第3期,特稿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17年第8期全文转载,独著;
5.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: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,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7年第2期,特稿,人大复印资料《体制改革》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,独著;
6.派系政治与农民上访的逻辑,《思想战线》(CSSCI)2017年第2期,第一作者;
7.国家、官僚集团与群众:信访制度的一个分析框架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2017年第2期,独著;
8.群众抑或公民:中国信访权利主体论析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6年第5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17年第1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9.官僚组织间关系与政策的象征性执行——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为讨论中心,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》(CSSCI)2016年第5期,《新华文摘》2016年第23期篇目收录,第一作者;
10.群众路线与我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进,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》2016年第2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政治学文摘》(季刊)2016年第4期转载,独著;
11.阶层政治与农民上访的逻辑——基于浙北C镇的案例研究,《政治学研究》(CSSCI)2015年第6期,独著;
12.家族政治与农民集体上访的逻辑,《中国社会科学》(内部文稿)2014年第1期,2万字,第一作者;
13.农村社会分化与边缘农民上访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2014年第7期,独著;
14.发现边缘人——近年来华中村治研究的转向与拓展,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3年第5期,第一作者;
15.社会中心范式下的农民上访研究及其拓展,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2年第3期,第一作者;
16.农民行动单位与上访行为逻辑的区域差异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2012年第4期,独著;
17.上访专业户生成机制研究——基于杨云发故事的讨论,载黄宗智主编《中国乡村研究》,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,第一作者;
18.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: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,《社会》(CSSCI)2012年第4期,独著;
19.信访治理伦理困境的政治社会学诠解,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》2012年第4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学》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,独著;
20.从维权到谋利——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,《开放时代》(CSSCI)2010年第6期,独著;
21.当前农村谋利型上访凸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,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(CSSCI)2010年第6期,独著;
(二)县域治理研究
1.风险治理市场化:责任过载时的基层政府避责行为研究——基于J市Y镇保险政策实践过程的观察,《理论与改革》(CSSCI)2024年第3期,第一作者;
2.“制造层级”:乡镇治理的机制创新与效能提升——以山东省J县W镇服务区为研究对象,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4年第1期,第一作者;
3.县域政策共同体:理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新视角,《学海》(CSSCI)2023年第4期,独著;
4.统合治理与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——基于县域议事协调机构的经验分析,《甘肃社会科学》(CSSCI)2023年第2期,独著;
5.公益经营:共同富裕背景下地方政府“消薄”行为研究,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6期,第二作者;
6.典型评选:县域统合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——基于鄂西南F县的案例,《天津行政学院学报》2023年第5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4年第1期全文转载,第二作者;
7.循证式治理:基层干部避责行为下的乡村治理实践及效应,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3年第3期;
8.县级职能部门运作中卸责式监督的生成逻辑及其后果,《求实》(CSSCI)2023年第1期;第一作者;
9.督查悖论:监督下乡中的基层避责行为,《求索》(CSSCI)2023年第5期,独著;
10.基层政府“控制-自主”式创新模式研究——以S省D区数字政府改革为例,《郑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5期,独著;
11.领导观摩:县域治理中的注意力竞争机制研究——基于“单委托多代理”的理论视角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2年第5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3年第2期全文转载,独著;
12.问责何以导致避责:技术治理中的责任运行机制研究——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基层实践为分析对象,《理论与改革》(CSSCI)2022年第6期,独著;
13.数字避责: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基层官员避责行为研究——基于多案例的综合分析,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2年第期,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22年第7期转载,独著;
14.问责-避责关系新解:基于“行动-制度-环境”框架,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2年第5期,独著;
15.项目化治理:城市化进程中的县域政府行为研究,《政治学研究》(CSSCI)2022年第3期,独著;
16.中国基层治理:体制与机制——条块关系的分析视角,《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》(CSSCI)2022年第1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2年第4期全文转载,独著;
17.“目标管理”与“政治评价”:县域官员二元评价体系研究,《行政论坛》(CSSCI)2022年第6期,独著;
18.县域末端治理的属性、困境及其破解之道——从条块关系的视角切入,《理论月刊》(CSSCI扩展版)2022年第7期,独著;
19.从强干预到弱干预: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型政府行为转型研究——基于L镇产业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,《吉首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2年第6期,独著;
20.适应性治理:乡镇治理中的体制弹性与机制创新,《思想战线》(CSSCI)2021年第4期,独著;
21.属地管理与基层避责:一种理论解释——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分析,《广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1年第2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1年第10期全文转载;
22.基层政府卸责行为的逻辑及其治理,《求索》(CSSCI)2021年第5期,独著;
23.重塑激励:乡镇治理机制创新的结构与路径——基于湘、鲁、赣三省乡镇治理的比较分析,《湖湘论坛》(CSSCI扩展版)2021年第6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,独著;
24.弹性财政:基层化缘行为及其解释,《西北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1年第2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1年第3期转载,独著;
25.行政包干制:乡镇“管区”治理的逻辑与机制,《理论与改革》(CSSCI)2021年第5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公共行政》2021年第11期全文转载,独著;
26.论乡村振兴的县域自主性,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1年第3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1年第8期全文转载,独著;
27.从结果管理到过程管理:县域治理体系演变及其效应,《探索》(CSSCI)2020年第4期,独著;
28.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:挑战与应对,《人民论坛》(CSSCI)2020年第2期,独著;
29.条块体制下县域政府的动员机制——以A县阶段性重点工作为例,《求索》(CSSCI)2019年第6期,独著;
(三)城乡治理研究
1.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共同体构建研究:多中心治理视角——以G区Z镇为例,《理论探讨》(CSSCI)2024年第3期,第一作者;
2.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研究——基于赣南的实践经验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2期,第二作者;
3.乡村振兴背景下项目型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困境——以陕西省和县金镇为例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2期,第一作者;
4.“生活国家”的构建:中国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——以乡村生活治理为讨论中心,《社会科学》(CSSCI)2023年第4期,第一作者;
5.再造秩序:“元治理”视角下城市住宅小区的多元治理之道,《社会科学》(CSSCI)2020年第10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学》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6.政党如何引领社会?——后单位时代的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分析,《开放时代》(CSSCI)2020年第2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0年第4期转载,独著;
7.总体性扶贫模式的优势、限度及破解路径,《人民论坛》(CSSCI)2020年第1期,独著;
8.多维视野中的乡村振兴笔谈——乡村振兴的数字化治理技术支撑,《西北民族研究》(CSSCI)2020年第2期,独著;
9.城市社区中的情感治理:基础、机制及限度,《探索》(CSSCI)2019年第6期,第一作者;
10.家计模式、贫困性质与精准扶贫政策创新,《求索》(CSSCI)2018年第1期,独著;
11.地租怎样确定——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的社会学分析,《中国农村观察》(CSSCI)2013年第6期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农业经济研究》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12.农地大规模流转中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,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3年第4期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体制改革》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13.“阶层地权”:农村地权配置的一个分析框架,《管理世界》(CSSCI)2013年第9期,3万字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农业经济研究》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14.农田水利的三种模式比较及启示,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2年第1期,第一作者;
15.弃婴与收养:计划生育与村落生育文化的冲撞与耦合,《青年研究》(CSSCI)2012年第1期,独著。
16.国家与社会的分治:赣南新农村建设中的理事会与乡村组织关系研究,《求实》(CSSCI)2012年第9期,独著;
17.乡镇司法所纠纷解决机制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,《当代法学》(CSSCI)2010年第5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 司法制度》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,独著。
18.碰撞与徘徊:打工潮背景下农村青年婚姻流动的变迁,《青年研究》(CSSCI)2009年第2期,独著;
19.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,《调研世界》(CSSCI)2009年第3期,由《理论参考》、《当代社科视野》和《中国老区建设》分别转载和摘登,第一作者;
三、学术获奖
1.专著《韧性:县乡政府如何运行》获评第23期“新华荐书”,2024年,独立作者。
2.湖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,2022年,独立获奖;
3.江西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二等奖,2015年,独立获奖;
4.第六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,提名奖,2014年,独立获奖;
5.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二等奖,2013年,独立获奖;
6.南昌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三等奖,2012年,独立获奖;
7.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“十大好书”和“优秀原创学术著作”,2012年度,独立作者;
1.田先红著:《韧性:县乡政府如何运行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24年版;
2.田先红著:《信访观察与思考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,2022年版。
3.田先红著:《国家性、地方性与基层治理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1年版;
4.田先红著:《人民政治:基层信访治理的演绎与阐释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7年版;
5.田先红主编:《华中村治研究2017年第1期——信访研究:国家治理的视角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年版;
6.田先红著:《治理基层中国: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(1995-2009)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2年版;
二、学术论文
(一)信访政治研究
1.社会治理剩余的行政吸纳——以珠三角地区流浪人员上访为讨论中心,载徐勇、邓大才主编:《政治科学研究》(2020年卷上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版,独著。
2.地利分配秩序中的农民维权及政府回应研究——以珠三角地区征地农民上访为例,《政治学研究》(CSSCI)2020年第2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,独著;
3.国家与社会生活:农民上访的一种理论解释,《中国农村观察》(CSSCI)2019年第4期,独著;
4.群众工作部改革:缘起、效度及限度,《求索》(CSSCI)2017年第3期,特稿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17年第8期全文转载,独著;
5.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: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,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7年第2期,特稿,人大复印资料《体制改革》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,独著;
6.派系政治与农民上访的逻辑,《思想战线》(CSSCI)2017年第2期,第一作者;
7.国家、官僚集团与群众:信访制度的一个分析框架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2017年第2期,独著;
8.群众抑或公民:中国信访权利主体论析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6年第5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17年第1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9.官僚组织间关系与政策的象征性执行——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为讨论中心,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》(CSSCI)2016年第5期,《新华文摘》2016年第23期篇目收录,第一作者;
10.群众路线与我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进,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》2016年第2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政治学文摘》(季刊)2016年第4期转载,独著;
11.阶层政治与农民上访的逻辑——基于浙北C镇的案例研究,《政治学研究》(CSSCI)2015年第6期,独著;
12.家族政治与农民集体上访的逻辑,《中国社会科学》(内部文稿)2014年第1期,2万字,第一作者;
13.农村社会分化与边缘农民上访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2014年第7期,独著;
14.发现边缘人——近年来华中村治研究的转向与拓展,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3年第5期,第一作者;
15.社会中心范式下的农民上访研究及其拓展,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2年第3期,第一作者;
16.农民行动单位与上访行为逻辑的区域差异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2012年第4期,独著;
17.上访专业户生成机制研究——基于杨云发故事的讨论,载黄宗智主编《中国乡村研究》,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,第一作者;
18.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: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,《社会》(CSSCI)2012年第4期,独著;
19.信访治理伦理困境的政治社会学诠解,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》2012年第4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学》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,独著;
20.从维权到谋利——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,《开放时代》(CSSCI)2010年第6期,独著;
21.当前农村谋利型上访凸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,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(CSSCI)2010年第6期,独著;
(二)县域治理研究
1.风险治理市场化:责任过载时的基层政府避责行为研究——基于J市Y镇保险政策实践过程的观察,《理论与改革》(CSSCI)2024年第3期,第一作者;
2.“制造层级”:乡镇治理的机制创新与效能提升——以山东省J县W镇服务区为研究对象,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4年第1期,第一作者;
3.县域政策共同体:理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新视角,《学海》(CSSCI)2023年第4期,独著;
4.统合治理与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——基于县域议事协调机构的经验分析,《甘肃社会科学》(CSSCI)2023年第2期,独著;
5.公益经营:共同富裕背景下地方政府“消薄”行为研究,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6期,第二作者;
6.典型评选:县域统合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——基于鄂西南F县的案例,《天津行政学院学报》2023年第5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4年第1期全文转载,第二作者;
7.循证式治理:基层干部避责行为下的乡村治理实践及效应,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3年第3期;
8.县级职能部门运作中卸责式监督的生成逻辑及其后果,《求实》(CSSCI)2023年第1期;第一作者;
9.督查悖论:监督下乡中的基层避责行为,《求索》(CSSCI)2023年第5期,独著;
10.基层政府“控制-自主”式创新模式研究——以S省D区数字政府改革为例,《郑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5期,独著;
11.领导观摩:县域治理中的注意力竞争机制研究——基于“单委托多代理”的理论视角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2年第5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3年第2期全文转载,独著;
12.问责何以导致避责:技术治理中的责任运行机制研究——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基层实践为分析对象,《理论与改革》(CSSCI)2022年第6期,独著;
13.数字避责: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基层官员避责行为研究——基于多案例的综合分析,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2年第期,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22年第7期转载,独著;
14.问责-避责关系新解:基于“行动-制度-环境”框架,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2年第5期,独著;
15.项目化治理:城市化进程中的县域政府行为研究,《政治学研究》(CSSCI)2022年第3期,独著;
16.中国基层治理:体制与机制——条块关系的分析视角,《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》(CSSCI)2022年第1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2年第4期全文转载,独著;
17.“目标管理”与“政治评价”:县域官员二元评价体系研究,《行政论坛》(CSSCI)2022年第6期,独著;
18.县域末端治理的属性、困境及其破解之道——从条块关系的视角切入,《理论月刊》(CSSCI扩展版)2022年第7期,独著;
19.从强干预到弱干预: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型政府行为转型研究——基于L镇产业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,《吉首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2年第6期,独著;
20.适应性治理:乡镇治理中的体制弹性与机制创新,《思想战线》(CSSCI)2021年第4期,独著;
21.属地管理与基层避责:一种理论解释——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分析,《广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1年第2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1年第10期全文转载;
22.基层政府卸责行为的逻辑及其治理,《求索》(CSSCI)2021年第5期,独著;
23.重塑激励:乡镇治理机制创新的结构与路径——基于湘、鲁、赣三省乡镇治理的比较分析,《湖湘论坛》(CSSCI扩展版)2021年第6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,独著;
24.弹性财政:基层化缘行为及其解释,《西北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1年第2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1年第3期转载,独著;
25.行政包干制:乡镇“管区”治理的逻辑与机制,《理论与改革》(CSSCI)2021年第5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公共行政》2021年第11期全文转载,独著;
26.论乡村振兴的县域自主性,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1年第3期,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1年第8期全文转载,独著;
27.从结果管理到过程管理:县域治理体系演变及其效应,《探索》(CSSCI)2020年第4期,独著;
28.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:挑战与应对,《人民论坛》(CSSCI)2020年第2期,独著;
29.条块体制下县域政府的动员机制——以A县阶段性重点工作为例,《求索》(CSSCI)2019年第6期,独著;
(三)城乡治理研究
1.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共同体构建研究:多中心治理视角——以G区Z镇为例,《理论探讨》(CSSCI)2024年第3期,第一作者;
2.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研究——基于赣南的实践经验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2期,第二作者;
3.乡村振兴背景下项目型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困境——以陕西省和县金镇为例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2期,第一作者;
4.“生活国家”的构建:中国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——以乡村生活治理为讨论中心,《社会科学》(CSSCI)2023年第4期,第一作者;
5.再造秩序:“元治理”视角下城市住宅小区的多元治理之道,《社会科学》(CSSCI)2020年第10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学》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6.政党如何引领社会?——后单位时代的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分析,《开放时代》(CSSCI)2020年第2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0年第4期转载,独著;
7.总体性扶贫模式的优势、限度及破解路径,《人民论坛》(CSSCI)2020年第1期,独著;
8.多维视野中的乡村振兴笔谈——乡村振兴的数字化治理技术支撑,《西北民族研究》(CSSCI)2020年第2期,独著;
9.城市社区中的情感治理:基础、机制及限度,《探索》(CSSCI)2019年第6期,第一作者;
10.家计模式、贫困性质与精准扶贫政策创新,《求索》(CSSCI)2018年第1期,独著;
11.地租怎样确定——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的社会学分析,《中国农村观察》(CSSCI)2013年第6期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农业经济研究》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12.农地大规模流转中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,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3年第4期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体制改革》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13.“阶层地权”:农村地权配置的一个分析框架,《管理世界》(CSSCI)2013年第9期,3万字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农业经济研究》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,第一作者;
14.农田水利的三种模式比较及启示,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2年第1期,第一作者;
15.弃婴与收养:计划生育与村落生育文化的冲撞与耦合,《青年研究》(CSSCI)2012年第1期,独著。
16.国家与社会的分治:赣南新农村建设中的理事会与乡村组织关系研究,《求实》(CSSCI)2012年第9期,独著;
17.乡镇司法所纠纷解决机制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,《当代法学》(CSSCI)2010年第5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 司法制度》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,独著。
18.碰撞与徘徊:打工潮背景下农村青年婚姻流动的变迁,《青年研究》(CSSCI)2009年第2期,独著;
19.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,《调研世界》(CSSCI)2009年第3期,由《理论参考》、《当代社科视野》和《中国老区建设》分别转载和摘登,第一作者;
三、学术获奖
1.专著《韧性:县乡政府如何运行》获评第23期“新华荐书”,2024年,独立作者。
2.湖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,2022年,独立获奖;
3.江西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二等奖,2015年,独立获奖;
4.第六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,提名奖,2014年,独立获奖;
5.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二等奖,2013年,独立获奖;
6.南昌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三等奖,2012年,独立获奖;
7.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“十大好书”和“优秀原创学术著作”,2012年度,独立作者;
社会兼职
1.中国政治学会理事;
2.湖北省政治学会理事;
3.湖北省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;
4.多家中文权威、CSSCI刊物和英文刊物的审稿专家。
2.湖北省政治学会理事;
3.湖北省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;
4.多家中文权威、CSSCI刊物和英文刊物的审稿专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