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学术经历
- 科研项目
- 研究成果
- 社会兼职
学术经历
2025至今: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(中国农村研究院)
2023.07-2025.07: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哲学系副教授
2016.07-2023.06: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/全球史研究院讲师、副教授
2013.09-2016.06: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,法学博士
2010.09-2013.06: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,法学硕士
2006.09-2010.06: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,法学学士
2023.07-2025.07: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哲学系副教授
2016.07-2023.06: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/全球史研究院讲师、副教授
2013.09-2016.06: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,法学博士
2010.09-2013.06: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,法学硕士
2006.09-2010.06: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,法学学士
科研项目
1.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“从‘矜尚远西’到‘祖国风教’——中外会通下的梁漱溟政治思想研究”(24FZZB012),2024年
2.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“作为‘政意’与‘政制’的《明夷待访录》研究”(2024YBZJ35),已结项
3.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“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进路的整理与批判研究”(2024YBZJ43),已结项
4.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“跨学科视角下的国际组织与联合国研究”(2025YBZJ35)
5.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“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多元方法”(2025YBZJ44)
6.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”(13&ZD149),已结项
2.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“作为‘政意’与‘政制’的《明夷待访录》研究”(2024YBZJ35),已结项
3.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“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进路的整理与批判研究”(2024YBZJ43),已结项
4.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“跨学科视角下的国际组织与联合国研究”(2025YBZJ35)
5.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“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多元方法”(2025YBZJ44)
6.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”(13&ZD149),已结项
研究成果
一、主要著作
1.专著《武帝文教与史家笔法:〈史记〉中高祖立朝至武帝立教的大事因缘》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9年版,独著
2.义疏《明夷待访录义疏》,重庆大学出版社,2025年版,独撰
3.译著《大学与博雅教育》,华夏出版社,2015年版,编者,独译
4.译著《德性与权力——摩根索论文集》,上海三联书店,2015年版,编者,第一译者
5.教材《中国文化述略》,外研社,2021年版,第二作者(承担50%),截至2023年底,该书已有25种外语译本
6.主编“世界史与古典传统”译丛,出版两种:《从普遍历史到历史主义》(华夏出版社,2017年版),《西方古代的天下观》(华夏出版社,2018年版)
7.策划出版图书两种:《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图景》(华夏出版社,2020年版),《华兹华斯的政治观》(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21年版)
二、学术论文
如无特殊说明,均系独作
(一)中学(古典)
1.《立教时刻的史家笔法——〈史记〉中高祖立朝至武帝立教的大事因缘》,《天府新论》(核心期刊)2018年第2期
2.《〈史记〉中的汉文帝立储》,日本《或问》第34期,2018年
3.《〈史记·陈涉世家〉中的“首事”与“矫诈”》,《上海文化》(CSSCI扩展版)2019年第7期
4.《躬稼与天下——〈论语〉稼圃问答发微》,《读书》(CSSCI)2019年第10期
5. 译文《“礼”“言”“力”:古代中国哲学的显在政治意义》(原作者J. G. A. Pocock),《复旦政治哲学评论》第11辑,2019年
6.《〈明夷待访录〉的通史“法”意》,《古典学研究》第6辑,2020年
7.《作为“政意”与“政制”的〈明夷待访录〉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4年8月12日哲学版
(二)中学(近典)
1.《清民变局中的政治儒生与国运情怀——杨度的“自度”与“度人”》,《跨文化对话》(CSSCI)第34辑,2015年
2.《梁漱溟的“建国运动”》,《跨文化对话》(CSSCI)第37辑,2017年
3.《士与古今政治——林同济对中国文明的价值重估》,《复旦政治哲学评论》第12辑,2020年
4.《天地之间与林同济的史眼诗心》,《上海文化》(CSSCI扩展版)2021年第3期
5.《留美时期林同济的中国东北史研究》(原题为《“天下本部”与“以夷制狄”——林同济的中国形成论》),《史学理论研究》(CSSCI)2023年第4期
6.《形式化、形式主义与中国历史的政治哲学论纲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(CSSCI)2025年第2期,获得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5年第8期全文转载
7.《毛泽东的虎猴论与革命的辩证法》,《现代哲学》(CSSCI)2025年第3期,获得《作家文摘》2025年8月12日头版转载
8.《“伦理教”与“最优游自如的民族”——梁漱溟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观察》,《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》(CSSCI扩展版)2025年第3期
9.《二十世纪朝鲜半岛的文明等级与中立外交——李承晚亲美救国论的内在理路探析》,《开放时代》(CSSCI)2025年第5期
(三)西学(近典)
1.《共和与君主——洛克笔下的国家与国王》,《政治思想史》2015年第3期
2. 译文《排他性共和主义与非君主制共和国》(原作者James Hankins),《政治思想史》2016年第3期
3. 合译(第一):《岔路、远距离杀人和翻译——关于比较的伦理学与政治学》(原作者张隆溪),《侨易》第3辑,2016年
4. 《雅斯贝尔斯的“轴心时代”与欧洲文明的战后重建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(CSSCI)2019年第3期,获得人大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
5. 《内战时刻与举国节庆——林肯与作为政治宗教的感恩节》,《学海》(CSSCI)2020年第3期
6. 译文《论〈独立宣言〉》(原作者George Anastaplo),《师大法学》第7辑,2021年
7.《重思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进路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4年3月21日政治学版
8.《历史学视角下的联合国研究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4年10月24日国际关系学版
9.《政治思想史的两个世界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5年6月19日政治学版
三、个人获奖
1.第一作者,论文《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朝鲜战争——比较分析与批判教育学思考》获第五届“挑战杯”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省部级)特等奖,2009年
2.第一作者,论文《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朝鲜战争——比较分析与教育的批判性思考》获第十一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国家级)三等奖,2009年
3.北京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“学术十杰”,2016年
4.北京外国语大学“师德榜样”,2018年
5.专著《武帝文教与史家笔法:〈史记〉中高祖立朝至武帝立教的大事因缘》入选儒家网学术思想类十大好书,2019年度
1.专著《武帝文教与史家笔法:〈史记〉中高祖立朝至武帝立教的大事因缘》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9年版,独著
2.义疏《明夷待访录义疏》,重庆大学出版社,2025年版,独撰
3.译著《大学与博雅教育》,华夏出版社,2015年版,编者,独译
4.译著《德性与权力——摩根索论文集》,上海三联书店,2015年版,编者,第一译者
5.教材《中国文化述略》,外研社,2021年版,第二作者(承担50%),截至2023年底,该书已有25种外语译本
6.主编“世界史与古典传统”译丛,出版两种:《从普遍历史到历史主义》(华夏出版社,2017年版),《西方古代的天下观》(华夏出版社,2018年版)
7.策划出版图书两种:《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图景》(华夏出版社,2020年版),《华兹华斯的政治观》(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21年版)
二、学术论文
如无特殊说明,均系独作
(一)中学(古典)
1.《立教时刻的史家笔法——〈史记〉中高祖立朝至武帝立教的大事因缘》,《天府新论》(核心期刊)2018年第2期
2.《〈史记〉中的汉文帝立储》,日本《或问》第34期,2018年
3.《〈史记·陈涉世家〉中的“首事”与“矫诈”》,《上海文化》(CSSCI扩展版)2019年第7期
4.《躬稼与天下——〈论语〉稼圃问答发微》,《读书》(CSSCI)2019年第10期
5. 译文《“礼”“言”“力”:古代中国哲学的显在政治意义》(原作者J. G. A. Pocock),《复旦政治哲学评论》第11辑,2019年
6.《〈明夷待访录〉的通史“法”意》,《古典学研究》第6辑,2020年
7.《作为“政意”与“政制”的〈明夷待访录〉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4年8月12日哲学版
(二)中学(近典)
1.《清民变局中的政治儒生与国运情怀——杨度的“自度”与“度人”》,《跨文化对话》(CSSCI)第34辑,2015年
2.《梁漱溟的“建国运动”》,《跨文化对话》(CSSCI)第37辑,2017年
3.《士与古今政治——林同济对中国文明的价值重估》,《复旦政治哲学评论》第12辑,2020年
4.《天地之间与林同济的史眼诗心》,《上海文化》(CSSCI扩展版)2021年第3期
5.《留美时期林同济的中国东北史研究》(原题为《“天下本部”与“以夷制狄”——林同济的中国形成论》),《史学理论研究》(CSSCI)2023年第4期
6.《形式化、形式主义与中国历史的政治哲学论纲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(CSSCI)2025年第2期,获得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5年第8期全文转载
7.《毛泽东的虎猴论与革命的辩证法》,《现代哲学》(CSSCI)2025年第3期,获得《作家文摘》2025年8月12日头版转载
8.《“伦理教”与“最优游自如的民族”——梁漱溟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观察》,《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》(CSSCI扩展版)2025年第3期
9.《二十世纪朝鲜半岛的文明等级与中立外交——李承晚亲美救国论的内在理路探析》,《开放时代》(CSSCI)2025年第5期
(三)西学(近典)
1.《共和与君主——洛克笔下的国家与国王》,《政治思想史》2015年第3期
2. 译文《排他性共和主义与非君主制共和国》(原作者James Hankins),《政治思想史》2016年第3期
3. 合译(第一):《岔路、远距离杀人和翻译——关于比较的伦理学与政治学》(原作者张隆溪),《侨易》第3辑,2016年
4. 《雅斯贝尔斯的“轴心时代”与欧洲文明的战后重建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(CSSCI)2019年第3期,获得人大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
5. 《内战时刻与举国节庆——林肯与作为政治宗教的感恩节》,《学海》(CSSCI)2020年第3期
6. 译文《论〈独立宣言〉》(原作者George Anastaplo),《师大法学》第7辑,2021年
7.《重思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进路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4年3月21日政治学版
8.《历史学视角下的联合国研究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4年10月24日国际关系学版
9.《政治思想史的两个世界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5年6月19日政治学版
三、个人获奖
1.第一作者,论文《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朝鲜战争——比较分析与批判教育学思考》获第五届“挑战杯”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省部级)特等奖,2009年
2.第一作者,论文《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朝鲜战争——比较分析与教育的批判性思考》获第十一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国家级)三等奖,2009年
3.北京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“学术十杰”,2016年
4.北京外国语大学“师德榜样”,2018年
5.专著《武帝文教与史家笔法:〈史记〉中高祖立朝至武帝立教的大事因缘》入选儒家网学术思想类十大好书,2019年度
社会兼职
1.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;
2.《政治思想史》期刊编委;
3.经略研究院研究员。
2.《政治思想史》期刊编委;
3.经略研究院研究员。